城市發(fā)展迅速,相隔一年半載,街區(qū)面貌已有轉(zhuǎn)變,何況幾十年今昔變化。而從前支撐居民生活的傳統(tǒng)行業(yè),你還記得多少?不妨跟隨幾位藝術(shù)家的畫筆,走進大牌檔、涼茶舖、海鮮坊、鑿字、人力車這些香港“老行業(yè)”,隨時代變遷,它們的故事有的仍在城市一隅可尋,有的已變成了往事。\大公報記者 李亞清
“老行業(yè)”式微,卻充滿人情味。正於香港淺水灣Artspace K展至6月27日的“仍然記得佢哋嗎?”展覽,4位參展藝術(shù)家,歐陽乃沾、沈平、劉啟舜、慧惠,生於上世紀(jì)三○、四○、六○、八○四個不同年代,他們踏足街頭巷尾,以油畫、水彩、鋼筆、水墨等形式,描繪自六七十年代至今被遺忘或消失的一些香港老行業(yè),畫筆樸素而有趣,似在用藝術(shù)家的畫筆說,“仍然記得佢哋”。六十年代出生的嶺南大學(xué)歷史系教授劉智鵬接受大公報記者訪問時感嘆:“有時候,人們生活越富有,越愛懷舊。記憶中某間大牌檔裏的一碗粥,就可引人回想往昔。”
人力車:逝去的交通工具
香港的第一輛人力車於十九世紀(jì)末由日本傳入,幾年間便成為流行的交通工具,并在1883年開始規(guī)管人力車出租服務(wù),1920年時已有超過3000輛。但隨著1924年的士的引入,以及私家車、巴士、電車普及,人力車的需求減少,1968年港英政府停止向人力車發(fā)牌,八十年代起人力車的對象成了以遊客為主。
被稱為香港最后一個人力車夫、70歲的洪伯,因身體轉(zhuǎn)差,加上疫情影響旅遊業(yè),已於去年退休。劉智鵬說,自己唯一一次坐人力車就是洪伯載的,“幾年前我和洪伯在天星碼頭一起錄節(jié)目,結(jié)束后他邀我體驗坐人力車,車座上有座氈,坐上去都幾舒服。”他還說,小時候常見遊客在碼頭附近坐人力車,有的外國遊客會付美金給車夫。
大牌檔:遍布街頭巷尾
香港在19世紀(jì)中葉設(shè)立小販發(fā)牌制度,大牌檔食肆興起,在街頭露天經(jīng)營熟食,因食物種類繁多且價格低廉,深受大眾歡迎。五六十年代進入全盛時期,大牌檔遍布街頭巷尾,販?zhǔn)壑敝蒴~蛋、牛雜、牛腩河、白粥、腸粉、油炸鬼,或是各式小菜……成為香港飲食文化的重要部分,后來也傳入廣東地區(qū)。后來香港的大牌檔日漸式微,近年才受到社會重視加強保育,時至今日,香港的大牌檔都進入店舖經(jīng)營。
“大牌檔很能夠代表五十至七十年代的香港。”劉智鵬過去時常光顧灣仔和北角的大牌檔,他說:“以前大牌檔周圍都有,食物種類也多,從朝到晚要食的嘢都可以食到。大牌檔無遮擋,所以食物的香味走曬出來,有奶茶的香味、牛腩麵的鮮味……路過都忍不住去食下。不過因有油煙、污水等衞生問題,現(xiàn)在大牌檔都搬去了街市大樓,那裏有冷氣,變咗好似在舖頭食,沒有了通透而熱鬧的感覺,無咩風(fēng)味。”
涼茶舖:不只喝涼茶
六七十年代香港的涼茶舖,不只是喝涼茶的地方,還是休閒場所,人們也去聽歌、看電視。因唱片還未普及,一些涼茶店設(shè)有點唱機,人們會點播當(dāng)時流行的貓王、The Beatles的歌曲。后來隨著電視、唱片普及,涼茶店也由休閒、社交回到售賣涼茶的角色。如今的一些涼茶舖,也會銷售茶葉蛋、湯水、豆花等。
士多:稱呼傳入珠三角
雜貨舖由來已久,八十年代時,人們開始以英文“store”稱呼它,后來變成了音譯叫法“士多”,這個頗具特色的稱呼后來還從香港傳入南粵珠三角等地區(qū)。劉智鵬告訴記者,“小時候家附近有間士多,我愛去買汽水、雪糕和糖,個店舖細細間,但卻是我童年回憶的一部分。”
海鮮坊:電影取景勝地
海鮮坊是停泊在碼頭的水上酒樓,最早在二十年代出現(xiàn),五十年代進入全盛時期,一度有10多艘海鮮坊停泊在香港仔避風(fēng)塘。珍寶海鮮坊於1976年開業(yè),以傳統(tǒng)中國皇宮特色裝修,不少電影亦在此取景,海鮮坊於去年結(jié)業(yè)。而香港的水上人家,原以捕魚為生,近年漁業(yè)式微,大多數(shù)漁民已上岸生活,水上人家的傳統(tǒng)逐漸消失。
鑿字:隨工廈工廠興起
七十年代的香港工業(yè)蓬勃,不少工廈、工廠都需要鑿字服務(wù),令鑿字行業(yè)興起。胡丁強是香港現(xiàn)時碩果僅存的鑿字師傅,其位於旺角亞皆老街與缽蘭街交界的鑿字檔創(chuàng)於1986年?;刍菰菰L胡師傅,以胡師傅開檔記為題,創(chuàng)作圖文并茂的作品《鑿字胡丁強》,畫中描繪從“胡師傅拖著紅白藍膠袋前來”、“把鐵皮鑿字模鋪在地上”……到“他吃半支紅雙喜牌煙,正式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