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過去一年的娛樂圈,“劣跡藝人”名單不斷壯大。曾經(jīng)的優(yōu)質(zhì)偶像卷入丑聞事件,不僅傷害粉絲感情,亦損害品牌方利益。當下炙手的元宇宙概念也借機蹭上熱點,“虛擬偶像”概念股前景看俏,背后炒作的邏輯也相當通順:“沒有七情六欲,無謂生老病死”,虛擬偶像是每一個商家的理想代言人。
互聯(lián)網(wǎng)最早的虛擬偶像可追溯至2007年的“初音未來”,該形象是全球首個以語音合成技術為基礎開發(fā)的2D虛擬歌手,但隨著3D建模、人工智能、動作捕捉、全息投影等技術的進步,與粉絲的互動性也在不斷增強。初音未來線下演唱會也先后在日本境內(nèi)、洛杉磯、曼谷、中國港臺、上海、北京、成都、廣州等城市舉辦。
中國本土的虛擬偶像也在去年開始井噴式爆發(fā)。2021年10月31日,“會捉妖的虛擬美妝達人”柳夜熙在抖音平臺發(fā)布首條短視頻,一日之內(nèi)漲粉135萬、一周內(nèi)漲粉超430萬。順應時勢,B站的虛擬主播數(shù)量也在穩(wěn)步上升,頭部偶像單月營收已高達200萬元人民幣。
虛擬偶像行情走高,一方面與Z世代逐漸成為消費主力軍有關。艾媒咨詢數(shù)據(jù)指,虛擬偶像愛好者中92.3%年齡介于19-30歲,75%月平均收入逾5000元。另一方面,虛擬偶像公關風險低、違約概率小,且不受年齡因素影響。據(jù)頭豹研究院調(diào)研數(shù)據(jù),62.6%用戶喜歡虛擬偶像的原因是其不會有負面新聞。
然而,虛擬偶像若空有一副美好的皮囊,頂多算是電子充氣娃娃,必須具備有趣的靈魂,才能為消費者帶來沉浸式體驗。如同影片《Free Guy》(港譯《爆機自由仁》)中的主人公──一位超級人工智能NPC(非玩家角色),身處虛擬世界之中可以獨立思考、自主交流,甚至玩家無法分辨其與人類之間的區(qū)別。當然,這背后需要強大的AI技術作為支撐。
虛擬人物的“智能化”是否存在一個標準呢?我們現(xiàn)有的依據(jù)就是“圖靈測試”(Turing Test)。“圖靈測試”是由英國數(shù)學家阿蘭.圖靈于1950年提出的思想實驗,指測試者與被測試者(一個人和一臺機器)隔開的情況下,通過一些裝置(如鍵盤)向被測試者隨意提問。進行多次測試后,如果測試者不能得出實質(zhì)區(qū)別來分辨被測試者是否是人類,那么這臺機器就通過了測試,并被認為具有人類智能。這一過程在1982年上映的科幻片《銀翼殺手》(Blade Runner)中曾有過具體的影像化展現(xiàn)。
令人唏噓的是,在提出“圖靈測試”兩年后,圖靈本人被判犯有同性戀行為,并接受化學閹割,其后自殺身亡。事后人們才知道,圖靈測試的靈感大抵來源于發(fā)明者自身的感悟,如何在當時的英國社會里偽裝成為一個異性戀者。你究竟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別人認為你是誰。也因此,虛擬偶像是否“真實”,關鍵在于消費者如何看待它。以何種造型示人并不要緊,重要的是要與受眾在情感上取得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