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保險是一種社會保障機制,能夠在人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一定程度上緩解經濟壓力。但近年來,各種騙保行為屢屢見諸報端,從交通意外保險到醫(yī)療、養(yǎng)老保險,都有人不惜觸犯法律鋌而走險,挖空心思騙保。近日,吉林省吉林市就有一起騙取國家社保的刑事案件引起社會關注。在這起案件中,受害者本想著“占國家便宜”,卻掉進社保騙局。我國目前正逐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如何才能筑起騙保的“防火墻”?
中間人自稱能國企辦“退休”,收費六七萬到十幾萬
50多歲的李竺珊是吉林市一個地道的農民,以種地為生的她從沒有想過可以領養(yǎng)老金,吃國家飯。2016年,她認識了一個代辦“退休”的中間人。中間人聲稱可以讓她掛靠國企辦理“退休”手續(xù)。李竺珊告訴中國之聲記者:“我大姑姐,他們的鄰居有一個辦完的了,也開支了,工資卡都給我拿來說你看看,人家都開1400元。他說都靠掛企業(yè),咱們也想老了有一個保障嘛,人家也確實是辦完都開支了,然后我才辦的”。
李竺珊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老了能有個保障,尤其是手腳不能動的時候,不用給子女增加太多負擔。但花錢就能辦退休這事兒,起初她并不相信:“一天班都沒有上過,感覺這也辦不了啊,我們就尋思,要是能辦當然更好,就花錢辦吧。我拿了8.5萬,還有比我更多的,十萬的,十一萬的,只要在吉林的常住戶口,就能給你辦社保”。
和李竺珊一樣,許金鳳也是受害人之一。他們都是掛靠當地一家叫樺皮廠糧庫的國企,而操辦這件事的中間人,就是樺皮廠糧庫里一位叫關鳳玲的公職人員。
關鳳玲說:“別提了,這當上的,太可恨了!他是公職人員啊,還在鎮(zhèn)政府上班,是民政辦公室的一把手,這才相信他的”。
30名員工的國企被掛靠150名“退休”人員
多位受害人告訴記者,事情敗露后,他們發(fā)現樺皮廠糧庫是“掛靠”人數最多的一個單位,這家僅30名員工的企業(yè)被“掛靠”了至少150名“退休”人員。而中間人的收費,也并不統一,多則十幾萬,少則六七萬。許金鳳說:“我是6.5萬,我們這些人是6萬到8.5萬之間,他就說都掛到樺皮廠糧庫,都是有工齡的,這個月辦,下個月就開支,一個月能開1050元”。
很多受害人始終不敢相信這事是假的,因為中間人的確讓他們交了很多材料,甚至帶他們到社保局去“刷臉認證”。李竺珊告訴中國之聲記者:“騙子領我們上社保局去刷臉,讓我們填表。然后社保局那窗口,他們犯罪分子在那里確實進進出出的,都挺隨便的,刷完臉我們就把錢交給犯罪分子了”。
受害人許金鳳也發(fā)現,她在社保系統里的確能查到她三個月的繳費記錄。她向記者出示的社保查詢截圖顯示,她是在職狀態(tài),并且有社保編號,確有三個月的繳費記錄。
受害人許金鳳查詢社保系統,顯示她是在職狀態(tài),有社保編號受害人許金鳳查詢社保系統,顯示她是在職狀態(tài),有社保編號
許金鳳查詢社保系統顯示,她只有三個月的社保繳費記錄許金鳳查詢社保系統顯示,她只有三個月的社保繳費記錄
她還向記者出示了在吉林銀行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繳費憑證:“還(刷臉)驗證了,這我們才相信他的,我們還在吉林銀行總行交的錢。這就尋思著是真事兒唄,這社保局不能騙咱們吧?,F在我還能查出3個月的錢,其余的錢他沒給我交”。
許金鳳向中國之聲出示了在吉林銀行的社會保障費繳費憑證許金鳳向中國之聲出示了在吉林銀行的社會保障費繳費憑證
上百人受騙涉案上千萬,社保局被指流程監(jiān)管不力
據許金鳳了解,中間人曾給受害人繳納了2個月、5個月不等的社保費用,甚至還有一年的。受害人鐵艷告訴中國之聲記者:“交完以后就等著,一催就說快了快了,中間人就說去核實去了,又蓋章去了,問幾回都這樣說,等了大半年快一年,后來就聽說出事兒了”。
受害人李竺姍說,很多受害人家庭條件都不好,為了能有個養(yǎng)老保障,不惜向親友借錢湊齊給中間人的費用。在她看來,他們上當受騙,社保部門有一定責任:“都是社保局他們的流程監(jiān)管不力,使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機,社保局有一定的責任,他們內外勾結。要不然的話,我們這么多人能上當受騙嗎?一個人是傻子,兩個都傻子嗎?”
據不完全統計,這起社保詐騙案的受害者有上百人,涉案金額也高達上千萬。目前,當地公安機關已介入調查并采取了一定的刑事措施。
社保詐騙案是否有公職人員參與? 公安機關:案件復雜
2016年,吉林市社保局開展擴面征繳“雙百日”活動,無論戶籍在城鎮(zhèn)還是農村,只要是本市常住戶口的,所有靈活就業(yè)人員都能像職工一樣參加職工養(yǎng)老保險?;顒訒r間為2016年5月1日起至10月31日止。按2016年的預計繳費額度繳15年最低需要大約8.7萬元,男性每月能領730元左右,女性每月能領680元左右。
根據吉林市社保局的官網,吉林市開展社會保險擴面征繳專項行動是化解吉林市養(yǎng)老金支付風險、促進和諧穩(wěn)定的現實需要。記者調查發(fā)現,正是在這種階段政策的背景下,一些中間人打了 “擦邊球”,利用政策漏洞行騙。
中國之聲記者聯系到吉林市社保局副局長尹文海,他沒有否認此前媒體對此事的報道內容,吉林市公安局負責新聞宣傳的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對此事很謹慎:“我們也非常關注這個輿情,但是作為辦案部門的公安機關,這個案子肯定會非常復雜,不是像一般的刑事案件,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線條會很清晰。而且更多的老百姓在反映,單位破產,也下崗了,想獲得一種保障,公安機關更得慎重了,這涉及到國計民生”。
采訪中,受害者們非常關注案件的偵查進展,希望行騙者被繩之以法,早日追回被騙的錢財。記者調查發(fā)現,這已經不是吉林市第一次出現涉案人數較多的社保詐騙案。
而更值得關注的是,吉林市社保局是否有公職人員參與其中?針對可能存在的制度漏洞,社保部門都采取了哪些措施“亡羊補牢”? 當地沒有正式向媒體披露此案的任何消息。中國之聲記者通過吉林市委宣傳部聯系吉林市社保局和吉林市公安局,均未得到積極回應。
專家:提高騙保違法成本,引入第三方機構評價
針對各地頻發(fā)的騙保行為,中國保險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工商大學保險研究中心主任王緒瑾認為,騙?,F象不僅國內有,西方國家也有很多,是一種普遍現象?;ヂ摼W時代,首先要通過大數據的應用,消除騙保背后的信息不對稱:“要完善法律制度使得違法成本很高,讓人們知道騙保的后果。從公司制度來說,避免保險公司員工串通,程序上不要有漏洞”。
對外經貿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蘇培科建議,騙保行為應該納入征信體系,建立失信黑名單,以此評價約束失信人的其他行為。同時,對于商業(yè)保險,要有第三方機構評價相關行為是否構成騙保:“不能由保險公司說別人是惡意騙保,就一定是惡意騙保。因為這些年個別保險公司采取各種措施減少支付,設置很多程序和條件。隨著老齡化社會的來臨,這塊的機制應該進一步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