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wǎng)

大公報電子版
首頁 > 新聞 > 港聞 > 正文

?妍之有理\病毒不可怕,可怕是……\屈穎妍

2020-07-29 04:23:38大公報
字號
放大
標準
分享

  最近看了一齣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講的是解封后的武漢故事。

  由一月疫情開始至今,內(nèi)地出現(xiàn)了很多很多不同形式的疫區(qū)真實紀錄,有感人的、有搞笑的、有Rap、有航拍……看不完那麼多。這齣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總導演是個日本人,因為身份特殊、出發(fā)點獨特,所以紀錄片迅速爆紅,上線幾天已破億閱讀量,連中國外交部都點讚,說它樸實無華地打動了中日兩國觀眾的心。

  生於日本千葉縣的竹內(nèi)亮,因娶了個南京女子,2011年跟妻子搬到南京定居。最初決定搬到南京,日本朋友都很擔心他,日本加中國加南京,大家只會想到大屠殺那段歷史,於是日本朋友都覺得竹內(nèi)亮到南京一定會被打。

  武漢封城開始,活在南京的竹內(nèi)亮不斷收到許多消息,真實的、虛假的,全世界都把武漢和病毒聯(lián)繫在一起,竹內(nèi)亮想起,日本的福島。

  日本311大地震,福島核電站爆炸了,從此,福島人走到哪裏都受歧視,已過了十年,很多人還是聞福島色變,竹內(nèi)亮想,武漢也會這樣嗎?於是,他在武漢一解封,便跑到武漢,找了十個人訪問,包括外賣車手、華南海鮮市場東主、食店老闆、抗疫一線護士、染疫死者家人、雷神山醫(yī)院電工、初中老師、抗疫警察……透過不同身份去訴說武漢故事。

  竹內(nèi)亮問外賣車手:“作為武漢人,怕被歧視嗎?”

  “我不怕,但我介意,介意大家叫這做武漢肺炎。武漢人為疫情付出太多,這樣稱呼,對武漢人不公平。”

  竹內(nèi)亮在武漢約見的被訪者,已習慣一見面就拿手機給你看,劈頭第一句說:“我做過核酸檢測。”原來,武漢5月尾已為全民1000萬人進行了核酸檢測,結(jié)果會在手機顯示,這“陰性”二字,就是武漢人的通行證。

  其中一位染疫死者的家人,因被驗出帶病毒,被安排住進雷神山。她說,這幾個月,就是酒店、醫(yī)院、醫(yī)院、酒店的搬來轉(zhuǎn)去,搬過六個地方,共住了108天才回到家。光是核酸檢測就做過41次,“全免費,如果要我自己出錢,我肯定是不會做的。”

  回家后,被鄰居歧視嗎?她說:“有,大家都躲著她,感覺像身上背了個毒氣彈,很難受。”

  一個日本人,只戴個口罩,來到武漢跟大家談天說地,用行動為這個災難城市的人民重建信心。反觀我們德高望重的醫(yī)學專家,不是說叫“武漢肺炎”是種習慣,就是把疫情爆發(fā)地稱做“犯罪現(xiàn)場”,有時想,我們是不是活得太安逸,安逸到失去了做人最基本的同理心?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日前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時說:“當日前往爆疫源頭的華南海鮮市場時,市場已完全被清理好,沒有什麼可看,就像‘犯罪現(xiàn)場’(the crime scene)被打亂破壞,讓我們無法確認導致人類受感染的病毒動物宿主,我懷疑官員曾掩飾疫情……”把病毒源頭形容為“犯罪現(xiàn)場”,那第一批染疫的武漢人是不是罪犯了?

  原來,病毒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歧視。

相關內(nèi)容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