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

大公報電子版
首頁 > 評論 > 大公評論 > 正文

?銳評/掛羊頭賣狗肉的“黎智英國際法律團隊”\范理云

2024-11-19 05:01:52大公報
字號
放大
標準
分享

  黎智英涉嫌違反國安法一案即將恢復審訊,連日來,反華勢力及媒體空群出動,造謠、抹黑、威脅、恐嚇等下三濫招數(shù)不斷出臺,意圖逼迫特區(qū)法庭“放生”黎智英。當中,叫得最兇的要數(shù)所謂“黎智英海外國際法律團隊”,各種奇葩言行令人側目,然而該組織一不是真正代表黎智英、二不是真正的法律團隊、三是徹頭徹尾的反華分子,由上到下沒有一處真實。這樣一個組織掛著“法律團隊”的“羊頭”,賣的實際上是“反華政治”的“狗肉”,意圖誤導公眾、欺瞞公眾。然而,其毫無底線的言行,不僅無法“撈”得了黎智英,反叫世人看穿骯臟本質和丑陋真面目。

  11月13日,單方面聲稱代表黎智英的“國際法律團隊”在英國舉行所謂研討會,借“黎智英案”炒作抹黑香港打壓言論及新聞自由。據(jù)報道,該組織核心Caoilfhionn Gallagher(加拉格)還將于本月20日在美國舉辦所謂的“新聞發(fā)布會”,“將公布黎智英案進度及黎智英獄中情況”。

  其實,港人對該組織的伎倆,一點都不會陌生,因為其套路幾年不變,一遍又一遍上演。例如,去年1月,該組織要求英國政府以“黎智英擁有英國國籍”為由,向特區(qū)政府施壓;去年3月,該組織及黎智英兒子黎崇恩,去信聯(lián)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聲稱“香港特區(qū)政府濫用法律,迫害其父及其他因行使言論及新聞自由而被控者”。不久后,該組織核心加拉格再向聯(lián)合國反恐與人權問題特別報告員發(fā)信,聲稱“黎智英因和平示威活動而被囚禁,更因于《蘋果日報》聲援民主而有機會終身監(jiān)禁”云云。

  “團隊”與“法律”無任何關系

  顯而易見,抹黑香港的法治、造謠黎智英獄中現(xiàn)狀、歪曲事實以混淆視聽,這就是“黎智英國際法律團隊”的所有工作。但謊話縱使講了一千次,也不可能變成事實。更何況,該組織“由頭假到尾”,活脫脫的一個“稻草人”。

  第一,不是真正代表黎智英。早有媒體揭穿,這個所謂的“國際法律團隊”,過往從未以律師專業(yè)身份參與黎智英的案件。去年1月,香港一間律師事務所就曾發(fā)聲明澄清,指他們才是代表黎智英處理國安案件審訊的唯一律師團隊,明確顯示“國際法律團隊”在黎智英相關案件中根本無任何代表性。既然不能代表黎智英,那么該組織的言行有何依據(jù)、有何公信力、有何說服力?又有何資格寫信給聯(lián)合國相關組織?英美當局高官又以何理由與其會見?

  第二,不是真正的法律團隊。一個最基本的常識是,法律團隊的言行必須一切以法律為依歸,更不能造謠抹黑誤導。但該組織從出現(xiàn)的第一天開始,就滿口謊言,“團隊”是“團隊”,但與“法律”二字沒有任何關系。該組織多次顛倒是非、公然抹黑香港的司法制度和審訊,以及捏造有關黎智英羈押待遇的事實,行徑完全有違法律執(zhí)業(yè)者應秉持的專業(yè)操守。今年9月12日,該組織憑空堆砌謊言,聲稱黎智英在獄中受到不人道對待時,真正代表的律師事務所于9月27日發(fā)表澄清聲明,確認黎智英在獄中沒有受到不公平對待,有關指控并非事實。即便當事人已經作出了澄清,但該所謂“法律團隊”依然繼續(xù)蓄意發(fā)布虛假信息,足見其造謠的本質。

  反華勢力操作的“白手套”

  第三,反華分子早已被制裁。有媒體專欄“起底”該組織的真實身份,指出該“法律團隊”的核心成員來自于英國一間律師事務所,而該律師事務所的領頭人之一海倫娜.肯尼迪,乃是英國反華陣營的主力人物,早于2021年便被中國政府制裁。值得一提的是,在黑色暴亂后期任香港大律師公會主席的夏博義,也是這律師行的成員。一個如此背景的組織,其上躥下跳的真正目的為何,不是已經一目了然了嗎?

  香港有句俗語“無利不起早”,“黎智英海外國際法律團隊”的成員不是開“善堂”,也不是閒著沒事干,如果沒有“真金白銀”的利益,又怎么可能投入如此巨大的精力、發(fā)動如此多的資源、連續(xù)多年運作?“屠龍小隊”案首腦被判23年10個月最長的監(jiān)禁,何曾見其發(fā)表過半句聲明?更何況,該組織還能“上書”聯(lián)合國要求關注、“進言”英首相向香港施壓、“跨洋”美國開記者會?

  如果結合該組織與黎智英兒子黎崇恩“出雙入對”、與美英當局的密切聯(lián)系,則其策略及意圖就呼之欲出。這實際上是反華勢力操弄下的一枚“棋子”:通過扶植所謂的“法律團隊”,向外界發(fā)布虛假信息,從而達到抹黑香港特區(qū)及中國政府、從中謀取政治利益的目的。本質而言,該組織是黎智英幕后老板的“白手套”,而黎智英也不過是可隨時拋棄的“垃圾布”,幕后勢力關心的不是黎智英判刑多久,而是關心自己能從討價還價中得到多少實質利益。

  其實,該團隊的言行不能孤立地看。11月16日,《華爾街日報》發(fā)表了一篇奇葩社論,聲稱“如果愿意釋放黎智英及其他香港政治犯,可向美國釋出善意,又不會令中國損失什么”、“扣押黎智英是否值得中國所承受的代價?”云云。如此無視法治、無視最基本的常識,水平低得令人發(fā)笑。一黑一白、一唱一和,反華草臺班子的一齣滑稽戲就此上演。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