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天津泥人張彩塑工作室的泥塑師李佳第一個坐到了“指尖非遺”的展示席上,這一刻他期待了兩年。
固定泥坯,拿出工具,今天他要塑的人物是鐘馗,“雖然我今年才來新疆,但前兩屆的非遺展都有我的作品展出。”李佳一邊塑,一邊說起了他們工作室的“新疆印象”系列——抱瓜的孩子、豐收、塔吉克族少女等。
李佳制作泥塑。 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銀璐攝
“聽前兩次來參展的同事說,我們帶去的泥塑兩三天就賣完了,真高興,‘新疆印象’對了新疆百姓的口味。”李佳說。
8月23日,2023年“新疆是個好地方”對口援疆19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展在位于溫宿縣的新疆理工學院開幕。共有383名各級代表性傳承人參加,一門門“好手藝”吸引著參觀者駐足,看非遺,聽故事。
曹小琴介紹雕花剪紙背后的故事。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銀璐攝
“這幅剪紙是我和爸爸的故事,很有趣吧?”鄂州雕花剪紙項目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曹小琴向參觀者介紹一幅作品的由來。
雕花剪紙中女兒坐在父親的肩頭,一只手里提著油燈,父親緊抓著女兒的一只小手,側著頭用余光看向女兒。
“小時候,爸爸帶我出去逛集市、走親戚,回來就這樣扛著我,那條被油燈照亮的回家路一直在我心里,很溫暖。”曹小琴說。
非遺要見人見物見生活,曹小琴的很多作品記錄的都是尋常生活的瞬間,有些是私人定制作品,“就是要讓人感覺到這件非遺和他們的生活有關,才會有消費的需求。”
隨著木屑的飛落,一個木偶頭在漳州木偶頭雕刻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徐強手中漸漸有了模樣。
“我家到我這里已經(jīng)是第7代手藝人了,我爸爸徐竹初是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我希望把木偶頭用到更多元廣泛的生活空間里去。”徐強說。
他個人工作室里的木偶頭除了用于木偶戲,更多地變成了家居工藝品、兒童益智玩具、收藏品。市場的拓寬,意味著更高的制作要求,樟木材質、雕刻工藝、涂料調制、彩繪水平都要過硬。
徐強做的漳州木偶頭雕刻。 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銀璐攝
徐強拿起一個雕好的三面木偶頭,輕點底部,木偶上三張面孔的嘴巴、耳朵都動了起來,“非遺走入市場,是創(chuàng)新、耐心、手藝的比拼,必須做到別人沒做到的。”
或許是因為“體格太大”,和田市吉亞麗人艾德萊斯絲綢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麥麥提艾力·如則麥麥提選擇在展廳外搭起織造機器,現(xiàn)場展示這華美的絲綢是如何誕生的。
麥麥提艾力·如則麥麥提展示艾德萊斯綢織造。 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銀璐攝
“市場需求的變化,考驗著艾德萊斯綢織染技藝的提升,更考驗創(chuàng)新能力。”麥麥提艾力一手扶著橫桿,一手遞梭,粗糙的大手意外地靈活,現(xiàn)在讓他很欣慰的是,許多年輕人在大學畢業(yè)后,回到家鄉(xiāng)學以致用,擔起艾德萊斯綢創(chuàng)意設計的重任。
服飾、鞋帽、家居用品、食品包裝、布藝禮盒、玩偶等,推陳出新的設計讓這項古老技藝姿彩依舊。
直播主持人穿著艾德萊斯綢制成的旗袍,參觀者背著有艾德萊斯綢元素的小包,導覽員戴著艾德萊斯綢的絲巾……眼前這些景色讓他的心情無比愉悅。
資料來源:石榴云/新疆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