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wǎng)

大公報電子版
首頁 > 藝文 > 大公園 > 正文

?如是我見/技術的“詩意”\殷楚紅

2024-12-19 05:02:20大公報
字號
放大
標準
分享

  圖:MIC的四方庭院。\作者供圖

  十幾年前還未報讀建筑學,對這一陌生的學科還沒有實質性理解就時常聽到其如“凝固的音樂”、“藝術和技術的完美融合”。隨后七年多建筑學習中,真正實踐的機會并不多,仍以“紙上建筑”為主,探討建筑設計的基本方法和原理,多在建筑的“藝術性”范疇之內(nèi),而對建造本身的“科學性”討論得較少。

  畢業(yè)之后的工作實踐中我逐漸認識到,狹義的建筑設計即針對可使用的空間和可供欣賞的形象的設計和優(yōu)化,只是龐雜的建筑設計工作的一小部分。建筑材料、建筑結構、建筑構造、建造方法等等都是令一個建筑從概念設計到落地的重要部分。說起以建筑技術而聞名的建筑,可能不少人會想到北京奧運會的“鳥巢”國家體育場的復雜鋼結構和表皮,或是悉尼歌劇院懸挑的貝殼形屋頂,抑或是紐約、香港或上海的摩天大樓。這些建筑極致展示技術的魅力,但和普通人生活所見所感的日常有些距離。

  然而,近年在香港發(fā)展勢頭迅猛的“組裝合成建筑”(Modular Integrated Construction,簡稱MIC)則和大眾生活息息相關。自二○一七年引進這一技術到二○二○年提出在辦公室大樓、學校、職員宿舍、護理院等有重復單元的建筑中推廣使用,再到現(xiàn)在不斷修正、完善其缺陷和不足,香港建筑業(yè)越來越廣泛而深入地運用這一技術。一個個重復單元不似傳統(tǒng)建造方法“先落成,再裝修”,而是“先裝修,后鑲嵌”。一個個預制單元內(nèi)部的單位間隔、屋宇裝備配置、飾面裝修、衛(wèi)生潔具,甚至是固定電器都可以預先在工廠做好,到現(xiàn)場只需要用吊裝設備將一個個模塊放在現(xiàn)場做好的結構框架內(nèi),提高了施工效率也減少了地盤高空作業(yè)發(fā)生危險的幾率。聽起來好像兒時“砌積木”一樣簡單的技術設計概念,實際操作過程中會有許多限制,比如模塊和模塊之間的防水防火問題、模塊再利用拆裝過程中的損耗問題、運輸模塊的尺寸限制、超限尺寸模塊運輸?shù)奶貏e交通安排、狹窄地盤吊裝模塊的局限性等等。解決或是優(yōu)化這些困難的過程又涉及專業(yè)協(xié)調(diào)、材料科技、管理方法甚至是和政府有關部門的溝通和協(xié)作。說到這里,一些建筑師或許會覺得這些已經(jīng)太過技術而和建筑設計的工作關聯(lián)性太低,雖然我也曾一度這樣認為,直到一個小事件給我很大的觸動和啟發(fā)。

  在一次參觀內(nèi)地的MIC廠房的過程中,廠方展示了單個模塊的建造流程,保證模塊兩兩完美嵌合所做的工作和考量,以及吊裝過程中保證幾個吊裝點受力均勻的滑輪組設計,令我們大開眼界。隨后,我們還參觀了他們的一個混凝土的研發(fā)和檢測中心,那是一個偏于廠區(qū)一隅的小建筑,一層高,是個平平無奇的混凝土盒子,穿過一個辦公空間,一抬頭,是一片淺白的天空,四四方方的小庭院,灰色的混凝土墻上連續(xù)的窗洞讓人一眼看“穿”整個建筑,淅淅瀝瀝的雨水順著滴水瓦在空中劃過一條條細線,映襯著室內(nèi)、室外的三兩盆栽,工業(yè)園區(qū)居然也有了一絲禪意,“看似無情卻有情”。后來在師傅的講解下才知道這原來是廠里生產(chǎn)的一個香港學校班房的樣板模塊,廢棄后他們就拖回廠區(qū)將其一分為二,前后拉開從而中間形成一方庭院。聽完內(nèi)心十分澎湃,原來我們一直以為的冷冰冰的建造技術在巧思下也可以頗具人情味。

  如今建筑設計狂熱求新求異的大秀場時代一去不復返,建筑師重新審視建筑學作為橫跨藝術和技術的實踐科學,深入發(fā)掘兩者相結合的新方式,令藝術有“道理”,技術有“詩意”。樸素簡約的設計并非意味著單調(diào)和乏味,也可盡顯技術和藝術相結合的意趣。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