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規(guī)模最大的安全政策論壇,慕尼黑安全會議具有重要的風向標意義,也是各方溝通立場、交換意見、增進共識的重要平臺。王毅與布林肯連續(xù)兩年在慕安會期間見面,無論是方式、氛圍、內容,都有很大差別。
去年慕安會正值中美關系因飛艇事件而惡化,王毅“應美方請求”,與布林肯“非正式接觸”。彼此圍繞飛艇事件、烏克蘭問題、臺灣問題等三大熱點針鋒相對。而今次王毅是“應約會見”布林肯,“會晤是坦誠、實質和建設性的”。反映出一年來中美關系實現(xiàn)止跌企穩(wěn)的重大進展。
去年11月中美元首會晤,形成了“舊金山愿景”,中方提出了以“五個共同”為支柱的中美關系新框架。在元首外交的戰(zhàn)略引領下,兩國重建溝通與對話。中美金融工作組、經濟工作組已高效舉行了三次會議,氣候行動工作組、禁毒合作工作組正式啟動。這些機制化安排,為雙邊關系逐一“拆彈”“清障”,是落實元首會晤共識的具體行動。
從今次慕尼黑“王布會”看,一掃去年的劍拔弩張,從全局到具體,多雙邊到全球,更為從容、更寬視野、更加開放地進行了交流,其議題也可一窺中方當下對中美關系的“排兵布陣”。
首先從總體上,以“舊金山愿景”為指引,探索大國正確相處之道。而在具體問題上,臺灣排在首位。島內剛剛舉行大選,后續(xù)走勢高度敏感。王毅重申中方立場,敲打“臺獨”及“外部勢力的縱容支持”。這是鞏固中美關系止跌企穩(wěn)勢頭的重中之重。
雙方還依次商討了經貿問題,人文交流,各層級交往和各領域對話(包括禁毒、外交政策、亞太事務、海洋事務、人工智能、軍隊等),具有清晰邏輯。中美關系的突出癥結在于,美方在經貿領域以“去風險”之名行“去中國”之實,搞“脫鉤斷鏈”。這仍是今后一個時期,中美關系的主要著力點。而人文交流與對話溝通,則是不可或缺的驅動力。
雙方還就烏克蘭、巴以、朝鮮半島等地區(qū)熱點問題交換看法,凸顯了中美共同肩負的大國責任。盡管立場仍有相當差異,但這種接觸,有助于擴展斡旋彈性,避免火上澆油。